《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哈尔滨理工大学

《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选择其他日期报纸:

扬“电气精神”造学科精品

———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时间:          作者:□本报记者陈莹    查看:532   
  编者按:2007年,对于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来说,是跃马扬鞭、硕果累累、喜获丰收的一年:学院雷清泉院士应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系邀请,赴清华大学作系列学术报告,是我校首位在清华大学作学术报告的学者;高电压与绝缘技术学科正式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这一认定,标志着我校学科建设进入新的阶段,对我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学院喜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晓虹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代表赴京参加了表彰大会,全国高校仅有62个二级单位获此殊荣……巨大成绩的背后,是学院领导班子的运筹帷幄,是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更是全院上下不折不扣的决心和坚韧卓绝的奋斗。一时的成就以多年的辛勤汗水铸就而成,一个个荣誉是群策群力的完美诠释。怀着崇敬的心情,笔者走进了这个誉满全国,科研龙头,教风严谨,院风纯朴的大集体中……院士领军齐抓科研实力彰显电气本色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是我校学科优势和办学特色最为明显的二级学院之一。学院现有教职工11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正教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46人。学院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电子信息工程”2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省级重点专业;在强电类高学历人才培养方面,承担“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博士、硕士、高校教师专业硕士和工程硕士等高级人才培养任务,其中“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为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为省级重点学科;“信息与信号处理”专业承担信息类二级学科硕士高级人才培养任务;在科学研究方面,服务面向主要针对我国电气装备制造业和省内石油化工特种装备制造业,学院所属的“电介质工程实验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今年又被评定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驱动控制及系统集成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为教育部部级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大电机电气与传热工程技术中心”为我校与哈尔滨电机厂校企联合技术中心。为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学院承担着省教育厅的“电站设备人才培养中心”和“电力系统人才培养中心”的建设任务。
  近年来,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追赶科技前沿,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学院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为根本,学科建设为龙头,科学研究为动力”的基本准则,一切工作都紧紧围绕教学和科研2个中心工作展开,并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相互促进。学院目前形成以院士研究室和各位博士生导师领导的课题组为代表的十余个科研团队,全院教师科研参与程度达到85%以上,承担着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到企业合作委托项目的各类科研工作。近5年来,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项,各类省部级科研计划项目30余项。连续几年科研立项、进款、发表论文和科研获奖在校内各学院中名列前茅。其中,雷清泉院士荣获的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是我校目前为止所获科研奖项中的最高奖项。
  目前,雷清泉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紧跟本学科国家前沿,在纳米电介质研究领域正在积极组织“973”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与此同时,赵洪教授、魏新劳教授、李伟力教授和王旭东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分别对电缆技术与材料、高电压绝缘诊断技术、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大型发电机关键技术、汽车电子驱动控制和混合动力等工程界亟待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展开科研攻关。
  科研工作深入开展的同时,科研基地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进步。现在,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电介质工程实验室”和教育部“汽车电子驱动及系统集成工程研发中心”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2006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这些科研基地的建设将为学院科技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服务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重大需求提供有利平台。情系育人锐意进取特色锤炼电气精神老一辈的电气学院学者、教师们,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在教材建设、教学育人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效。电气学院秉承学院发展的优良传统,以积极饱满的态度和仁爱之心对待教学工作,在学院形成了特色教学的新局面。
  有人说,大学教师是洒脱的,上课来、下课走,不坐班、不操心。然而电气学院的老师却从不“洒脱”,用他们的任劳任怨铺筑了学生们的成才之路。杜坤梅老师在三表生教学工作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了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她为每一个同学准备了一个笔记本,要求学生们用这个笔记本记录老师每节课讲授的知识点、难点和重点,并用它来完成课后练习或作业。杜老师每次课前或课后都要检查每个学生的笔记或作业的情况,并在期末时收回,按笔记完成的质量记平时成绩。经过一个学期不懈的努力,杜老师授课的班级,期末考试及格率达到95%。而且这个只有20人的三表班级(电气02-6班),有5人报考了研究生,4人攻读了第二学历。杜老师的爱心换来了同学们的爱戴,被尊称为“杜妈妈”。李文娟老师经常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同学们谈理想、谈人生,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培养学生们的抗挫折能力。为了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李老师在课前自备小黑板,把一些课程内容提前写在小黑板上,这样在上课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掌握更详尽的知识,同时不耽误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做到效率最大化。
  在三表生教学工作上,学院从领导到教师都积极探讨教学方法。经研究,现在学院拟制定大一学生班任制,由青年教师带班,积极促进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双方素质。同时拟采用党员联系制,即学院党员教师关注成绩较差的同学,对其进行提醒、教育、辅导,及时帮助他们提高成绩,顺利毕业、择业。
  近几年,电气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一套特殊的“秘籍”,这就是分层次、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按招生批次制定培养方案。对一批次学生的培养方案按5级平台构架课程体系,而对二批次联合办学学生的培养方案B的课程体系中,是在学科基础课后直接涉及专业方向课,去掉了本专业方向针对性不强的平台课,把省下的学时设成了专业方向课和实践课,强化了专业特色,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输送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哈电集团等大型企业对学院毕业生非常青睐,纷纷提供不同额度的奖学金,以“激励”在校生毕业后去本企业工作。同时,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挑选部分有能力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对他们考研、择业、科研等方面的方向选取和素质提高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电气学院的学生在各种学校活动、省市竞赛中都表现出过人的能力,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历史上,学院所属各专业为中国电气装备制造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而近期也有部分优秀毕业生在2至3年的工作中表现出突出的能力、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用人单位的首肯。有行业知名人士将学院美誉为“电气装备制造业的黄埔军校”。其乐融融蒸蒸日上和谐促进电气发展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同时,电气学院全体上下也在为构建和谐学院而共同努力着。学院领导班子齐心协力,分工明确,使学院各方面工作均衡发展。自1998年建院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制定“讲团结、树正气、重内涵、求发展”的建院方针。正是在这一建院方针的指引下,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配合紧密,团结一致,率先垂范,甘于奉献,廉洁施政,为全院教职工树立了榜样,而且这种务实、团结、奉献精神已经成为新、老学院领导班子的传统。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学院广大教职工气顺、干劲足,学院的各项工作得到全院教职工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也正是有了广大教职工的支持和积极工作,才有建院以来各项成绩的取得,才有后续发展的希望。目前学院形成班子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干群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教师之间相互谦让、人际关系简单、和谐的良好院风。正是这种纯朴和谐的院风为教学、科研成果的产生和杰出人才的培养创造了有利的客观环境。
  在这样和谐的大环境下,领导安排工作顺心,教职员工工作舒心,学院各系部、各岗位涌现出大量典型,在校级名师、省级优秀教育工作者、省级“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评选中,每次都有电气学院教师的身影。全院教职员工为学院的发展建设都贡献不同程度的力量,并淡泊名利,不计个人得失,谁需要帮助大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学院领导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每当学院的教职员工遇到困难或红白喜事的时候,学院整个领导班子都要带头帮助解决、全力慰问;学院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老教师们经常与青年教师进行思想交流,学院领导更是积极引导青年教师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在,电气学院的青年教师每年都有一位加入党组织,并积极参与教学练兵,积极投身科研事业,在教学立项、精品课程建设上都已定好计划,并逐步展开实施。
  在党总支活动中,全院教职员工积极响应、共同参与。2005年,全院到尚志烈士陵园参观,教职员工们深受爱国主义教育,并在此次“红色之旅”之后举办了主题歌会;2006年,在庆祝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全院到香炉山进行迷你长征活动,重温革命先烈们的伟大壮举,并进行实弹射击,精神再次受到洗礼;今年,学院积极参与“迎奥运徒步行”大型活动,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的召开贡献自己的力量。全院上下其乐融融,在工作、学习、生活、活动上广泛团结,干劲十足,继续营造和谐学院的良好氛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情怀弘扬电气文化提起“电气·师缘”基金会,大家一定不会觉得陌生。是的,它是由电气学院全体教师自发成立的用于资助品学兼优贫困生的基金会。基金会的成立得到校领导和全院教师的大力支持,校党委书记高军亲自批示,拨出专款10000元注入到基金会中。最初,基金会的资金来源来自学院自愿捐款的党员,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全院教师共同参与的慈善组织。李忠华院长及全院教师自2005年已累计为基金会提供21250元经费,帮助了学院很多贫困学生。
  2005年12月,基金会为电信04-2班一位因滑冰不慎将大腿摔成严重骨折的贫困生支付医疗费1700元,帮助他渡过了难关;为电气02-1班一位患“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贫困生捐助1000元;向电气03-1班一位突遇家庭变故的贫困生捐助1000元;并资助2006级成绩优秀的特困生15名。截至2007年4月,“电气·师缘”基金共为学院18名同学提供了捐助,累计资助金额达9400元。
  学院党总支书记张晓虹告诉笔者,她非常感谢全院教师对基金会的支持和慷慨解囊。学院中也有经济条件较差的教师,但是他们为了能为贫困学生作出一点贡献,都从自己有限的收入中挤出一部分交与基金会。现在,基金会准备在全院每年发动一次捐款,并有规划地为学院的贫困生捐资助学。另外,张书记说,学院党总支已经关注周边地区贫困中小学的孩子们,学院正计划组织学院的部分教师走进贫困地区的中小学,为他们捐助生活用品及学习用品,并准备从学院有限的经费中拨出一部分,把部分贫困中小学生邀请到我校来,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领略大学校园的魅力,从而以最直观的形式激励他们好好学习,闯出贫困地区。“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全社会的教育发展。我要带那些孩子尝尝城里孩子爱吃的肯德基、麦当劳,要让他们体味到幸福的味道,要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张书记的脸上露出慈母般的微笑,这微笑温暖而神圣。
  近两个小时的采访就在笔者内心的激荡中结束了。采访过程中,不时有面带微笑但脚步匆匆的学院教师们前来探讨工作方面的事情。张书记一边为他们解答,一边对我表示歉意。我知道,她太忙了,在此次采访前,她因为接待“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技术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可行性论证会”的专家以及会议筹备劳苦奔波,累倒了。望着带病工作的她,我的心里油然产生一份崇高的敬意。
  就是这样一个学院,她出色而谦和,她美丽而内敛,她作为全校、全省乃至全国的龙头学院,一直默默无闻地成长、进步着。也是这样一群领导和教师,用他们崇高的人格魅力,用他们积极的开拓精神为这样美丽的学院发展倾己所能,无私奉献。这更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学院,这里有一群值得我们敬仰的学者。他们成功,因为他们知识渊博;他们成功,更因为他们行为高尚。我们没有理由怀疑,电气学院在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会继续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

哈尔滨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009次访问,全刊已有670347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