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秉承大珩精神 勇于开拓进取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博士生导师、79级技术物理专业校友王淑荣发言

时间:             查看:101   




  我是哈尔滨科技大学技术物理系79-1班学生,技术物理系是王大珩老校长提议并亲自筹建的,我有幸成为第一批学生。记得赵成文老师曾多次传达大珩老校长的办学理念,强调建立技术物理系专业的宗旨是 “要把学生培养成从事科学工程与研究开发的应用技术型人才,既要有较为深厚的物理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广泛的工程专业技术知识”。对于这些理念,我们作为学生虽然理解不到位,但老校长及系里全体老师对我们寄予的殷切期望,对我们倾注的心血我们是深有感触的。
  当年,大珩先生身兼数职,工作繁忙,但他在百忙中没有忘记对我们的关注,给予我们极大的关怀。1982年7月,全班同学到长春光机所生产实习,大珩校长在篮球场与大家亲切见面;1983年6月,我们班一行十几人在北京毕业实习,王老先生在友谊宾馆门前接见了我们,并合影留念。当年我们的课程兼顾理论和工程结合,既要学习四大力学理论又增加了很多专业课程,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学习压力较大,大珩校长曾温和地鼓励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学到的知识会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老校长的鼓励、老师们的关怀一次次坚定了我们学习的信心。在大珩精神的感召下,努力地完成了学业。
  1983年7月,我大学毕业服从分配到长春光机所第四研究室从事光学检测工作,从此走上了科研道路。从学校进入科研氛围,仿佛一下子走进浩瀚的大海,觉得科学那么深奥,我将如何面对?一时非常迷茫、不知所措。
  大珩先生是长春光机所的缔造者、首任所长,是中国光学界的泰斗,德高望重。我参加工作之时,大珩先生已在北京工作,但他培养的博士生都在四室,因此我接触的人都熟知大珩先生,每每谈起王老都是由衷敬佩。受其影响,我时常想起大珩先生及系里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在大学学习,不仅学习的是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灵活运用。迷茫中我看到了希望,为了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我在工作中坚持学习,步步深入,特别是配合研究生开展光学检测方面的试验时,逐渐发挥了自己的特长,经常能提出一些奇特的方法解决了很多试验中的疑难问题,帮助过的研究生们戏称我 “鬼点子多”。想想这些都得益于当年学校理论加实践的培养。随着工作的深入,个人作用的发挥,我慢慢培养起对科研的兴趣,从而走出了迷茫。
  1986年,我们所成立了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称应光室),我主要负责光学检测实验室的筹建。那时,王老先生虽然不再负责光机所工作,但他仍然牵挂光机所的发展。王老先生经常回所里及应光室指导工作,我有幸多次倾听他的学术报告和发展大计,充分领略了王老 “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的高尚精神。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开始投身于紫外光谱遥感仪器论证、研制及光谱计量研究工作。项目组先后承担了神舟三号飞船和气象卫星有效载荷论证及预研任务。主要目标是将地面的光谱仪器推向神舟飞船及气象卫星上,进行大气层臭氧含量测量,研究南、北极等上空出现臭氧空洞等现象,为环境监测、气候预报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数。这是国内首次研制的星载短波段遥感仪器,也是长光所首次承担的载人航天和气象业务卫星的有效载荷研制任务。由于技术上无可借鉴,设计之初毫无经验,我们在历时近15年的论证、研制过程中,薄弱环节逐渐暴露,为了解决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经历了重重困难和考验。
  正值磨难时期的1995年,我们受邀来哈尔滨参加了技术物理系系庆和学术会议,赵成文老师向大珩先生介绍我和谢冀江是技术物理专业毕业的第一批学生,并且在长春光机所从事科研工作时,王老非常兴奋,80岁的老人握住我们的手不停地询问我们的研究方向、课题进展情况以及所里近况等。多年来,对王老一直是仰慕和尊重,在光机所虽然有机会聆听王老报告,但没有机会向他汇报个人情况。这一次近距离接触,感受王老的关心,又一次为他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所感动。我为能够成为他的学生而自豪,更为从事他老人家关心和奋斗一生的中国光学事业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到身上责任重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专心科研,绝不徘徊、不动摇,努力做出成绩,给王老先生及学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2年,SZ-3飞船载荷成功完成在轨试验验证任务。2006年,风三项目研制的关键时期,也是运动部件等空间环境适应性等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的多事之秋,我承担了项目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的重任。为了实现把产品成功推向气象卫星的梦想,作为主任设计师,带领团队迎难而上,面对一次次出现的问题和挫折,为了信念和梦想,咬紧牙关,不断地鼓励自己、鼓励团队:绝不动摇,不轻言放弃!坚持再坚持就能突破黎明前的黑暗!就是这样,亲力亲为,带领团队经过一个个彻夜不眠的日子,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勇于开拓进取、严慎务实、一丝不苟,逐项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事实证明:功夫绝不负苦心人,只要下决心勇于探索,努力钻研,做细做透,没有逾越不了的鸿沟!
  随着风三气象卫星发射升空,装载着我们多年心血的产品成功在轨业务运行,在我国气象卫星上首次获得地外太阳/大气紫外光谱数据,经反演获得全球大气臭氧垂直廓线,填补了国内空白,反演产品水平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大气臭氧探测的面貌。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在看到卫星上传来我们仪器开机成功信息的那一刻,所有的压力顿时化作喜悦的泪水夺眶而出。我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做出了贡献!我为母校、为大珩先生送上了满意的答卷!
  时至今日,对大珩校长育才理念体会越来越深刻,对老先生深邃的思想、卓越的见识和儒雅谦和的作风越来越由衷地敬佩。我正以大珩先生为榜样,以理论加实践的理念指导着我的学生。
  从事科研工作32载,秉承大珩精神,开拓进取,付出多多,收获多多,本人获得了多项殊荣。
  非常庆幸当年选择了哈科大,成为大珩先生教育理念实施的受益者。也非常庆幸毕业后分配到光机所,从此与中国光学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更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科技事业波澜壮阔、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只要将我个人的工作融入到时代的旋律中,就能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看到自己创造的累累硕果,觉得欣慰、充实,这是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多年为之奋斗的科研与航天事业已成为我的最爱,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豪,我是在快乐地从事着这份崇高的事业。
  借纪念大珩先生百年诞辰之际,以此深切缅怀大珩先生,缅怀他为祖国的科学事业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一生。
  秉承大珩精神,发扬中华之光,愿母校的明天更加辉煌!

哈尔滨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8418次访问,全刊已有666526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