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理工大学报》

牢记“女排精神”为中华崛起而拼搏

时间: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21级研究生 王文俣    查看:118   

谈及中国女排,你想到的是中国女排队员那一次次扣杀对手时的威武霸气,还是号称“铁榔头”的郎平教练面对悬殊比分时仍能挽救局面的临危不乱、亦或是作为中国人在听到国歌响起时的骄傲自豪……但是,你可知中国女排也曾有过长达十余年的低谷彷徨,更有过队员即使带伤仍坚持出现在训练场地,勇往直前参加比赛的辛酸苦痛。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中国女排能够一步步踏平坎坷,昂首向前,走向胜利?到底是什么让中国人民这几十年来对中国女排喜爱不减反增?毫无疑问,答案是女排所传承下来的“女排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新面貌、新形象,作为可以吸引世界目光的体育事业因此倍受重视,其中“三大球”之一的排球更是因此积极组织发展,1976年我国重新组建中国女排。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世界女子排球赛坛一直是由日本女排和苏联女排两支队伍掌控,其中日本女排队伍也因强势突起被冠以“东洋魔女”的称号,中国女排想完成“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目标,最后为国争光的难度可想而知。

面对“敌强我弱”的形势,面对物质帮助极其匮乏的态势,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女排只有埋头艰苦训练。作为女排队长的“最佳二传手”孙晋芳深知二传在团队中的重要性,参加集体训练之余,更是利用自己空闲时间坚持苦练。三伏天,那时没有空调,没有现在运动员训练的适宜环境,可谓艰苦,但她仍和她的球友张洁云在孝陵卫宿舍的走廊里练习传球。走廊的顶部很低,墙壁之间的距离更是拥挤,传不了几下,球就会落地,但她们不灰心、不泄气,拣起球,继续一次一次练习。本身的训练环境就很艰苦,那为什么还要选择在走廊这样“雪上加霜”的环境下训练呢?室外有的是空旷的天地。这样简单的道理她当然知道,但她同样深知,在这又矮又窄的地方如果能够自如的传球,那么到空旷的球场上传球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头发湿淋淋地粘到一块,队服的颜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浅变深,一边练习,一边计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五百多下。同队其他队员同样是“不甘落后”,因全面的技术和顽强的作风被女排教练袁伟民选入国家女排队的“怪球手”张蓉芳,在大强度的滚翻、扑救训练中摔得浑身青紫也毫不在意、“弹簧腿”朱玲也因魔鬼式的拼搏训练最终达到了3米22的摸高,成为老女排之最……为何如此?只因她们知道,比不上别人的条件,只有靠比别人拼命才能赢,才能为国争光。

苦心人,天不负。1981年11月6号至16号,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比赛在东京举行,中国女排和来自巴西、前苏联、保加利亚、古巴、南朝鲜、美国、日本等七个世界女子排球队伍进行了11天的角逐,中国女排以6战6胜的成绩拼进决赛。在最后的决赛中,和作为东道主的日本队相遇,最终以3比2的成绩战胜了上届冠军日本队,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问鼎世界女排冠军。观看这场决赛的中华儿女街头巷口人山人海,在看到女排决赛胜利那一刻时,沉寂了几秒钟之后发出的是属于中国人民自豪的欢呼呐喊。当时《人民日报》的头版文字也清晰地写着: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至此,中国女排迎来了属于她们的辉煌时代,接连四年,分别在“第九届世界锦标赛”“第24届奥运会”“第四届世界杯”“第十届世界锦标赛”中获得冠军,赢得了“五连冠”的傲人成绩。这在当时具有不可比拟的时代意义,中国的体育被世界人民所看到,中国人民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证明:中国人,不但行而且很行。

在高不过俄罗斯,跳不过巴西,也没有塞尔维亚跟意大利力量的质疑声中,中国女排凭借着“女排精神”一步步走向辉煌。何为“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为国争光”的祖国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没有你,没有我,只有我们”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是“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战术,立志攀高峰”的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是“身披战衣,为国出征”的永不言败的伟大逐梦精神。

近日,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女排精神列在其中。如今,女排精神早已不限于体育的范畴,已经成为激励无数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精神力量。作为哈理工人,我们要时刻牢记女排精神,深刻领悟女排精神的内涵,以“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树牢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仰望星空、砥砺前行时以女排精神激励自己,在躬身匍匐、披荆斩棘时以女排精神鼓舞自身,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女排精神守候热血,在为实现目标而奋斗时以女排精神守护斗志,在匆匆几十年的生命中以女排精神展现人生价值。

哈尔滨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74次访问,全刊已有6698162次访问